
2021年12月26日,臨沂日報第二版整版刊發《根植紅色熱土 踐行國企擔當 費縣城投集團跑出高質量發展“加速度”》 集團恢復治理中的礦山。 集團興建了11個村級光伏電站,年均發電量1450萬度,每年兌付扶貧收益755萬余元。 集團恢復治理中的礦山。 集團以控股51%的方式對6家小型礦山進行整合。 為盤活國有資產,集團購入探沂鎮木業產業園,保障了國有資產良性運作。 為拓展礦業全產業鏈,集團建設“五位一體”建材產業園一期砂石骨料生產線剛剛竣工。 正在美化治理中的廢棄礦坑。 投資1億元在山頂上建設的光伏發電站,帶動了周邊2518戶貧困戶脫貧。 光伏扶貧,建檔綠卡貧困戶邵澤花在收到光伏發電的扶貧款項后喜極而泣。 集團黨支部部分黨員、中層干部赴沂蒙革命紀念館開展“學黨史 跟黨走”黨性教育活動。 部分黨員在黨員活動室宣誓,重溫入黨誓詞。 集團黨支部與費縣公安局黨支部聯合開展“警企共建同心圓”系列活動之走進警營。 □臨報融媒記者 孫運河 廖杰 費縣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發源地。大青山突圍戰震驚中外,《沂蒙山小調》更是聞名遐邇——紅色基因,在這里代代相傳。 2014年,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上,一家國企橫空出世。7年來,它以紅色鑄魂,發揮投融資、保項目、惠民生三大職能,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,成為全縣經濟社會建設中的一面旗幟。它,*是費縣城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。 “持續改進基層組織建設,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的各個環節,是我們發展的**法寶?!辟M縣城投集團黨支部書記、董事長王合義表示。 堅持黨的領導、加強黨的建設,是國有企業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該集團牢牢把握“國企姓黨”這一根本政治屬性,將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企業穩定正確發展的“方向保障”、凝心聚力的“共識保障”、創新發展的“活力保障”、發展遲滯的“問題溯源”,打造“紅色內芯、擔當城投”黨建品牌,集團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。近兩年,實現年均凈利潤1000余萬元、納稅3000余萬元。 國企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,盤活國有資產,實現保值增值,是國企的中心任務。費縣城投集團投資2億余元,一舉盤活探沂鎮“北方木都”項目,引進木業產業配套項目5個,年租賃收入1100萬元,企業自身年納稅1600萬元?!凹瘸浞职l揮全國木業小鎮的聚合作用,又保障了國有資產的良性運作?!表椖肯嚓P負責人介紹。 “北方木都”項目是費縣城投集團圍繞中心、服務地方發展的生動寫照。近年來,該集團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為突破口,投資1.2億元,以控股51%的方式對已有的6家小型持證礦山進行整合,累計開采銷售礦石1000余萬噸,新增耕地140余畝。 此外,該集團自籌資金2億余元整體購買青島理工大學雙創孵化中心資產,建設費縣新政務服務中心,旨在助力打造政務服務區域樣板,助推縣域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;自籌資金投資“五位一體”建材產業園一期砂石骨料生產線,設計年產能450萬噸,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.8億元,年納稅1200萬元。 “費縣城投把我們這里的荒山變成了梯田,還修上了生產路和蓄水池,這樣的好事上哪兒找去?”日前,東流村一位農戶告訴記者。 他所說的是費縣城投集團開展的實施東流、石龍莊、青山湖等生態修復項目。該項目投資5000余萬元,生態修復面積330畝,新增耕地105畝,每年增加集體收入15萬元,有效消除了地質災害和安全隱患,現已全部通過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驗收。 社會效益,*能詮釋國企的社會擔當。費縣城投集團積極履行國企職責,投資1億余元,建設11個村級光伏電站,年均發電量1450萬度,每年兌付扶貧收益支出755萬元,帶動2518戶貧困戶脫貧。兌付4.5億元資金,保障易地扶貧搬遷15個集中安置區1990套住房建設。策劃包裝礦山修復、益民光伏等項目,近年來完成融資10億元,擔保金額7.8億元,有效保障全縣重點項目實施和公用事業建設。 “企業發展到哪里,黨的建設*跟進到哪里?!痹邳h建旗幟的引領下,費縣城投集團堅持一心向黨、忠心為民,不斷掀起創新、創優、創效熱潮,在全縣改革發展大潮中,爆發出奮勇向前的磅礴力量。
【返回 】
上一篇:費縣城投集團迎元旦職工運動會
下一篇:費縣城投集團開展春節走訪慰問活動